主题出版与主题创作相得益彰
新世纪以来,中国少儿出版经历20余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儿童文学在少儿出版板块中占比达到40%,儿童文学的品类中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绘本等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原创儿童小说所占市场份额尤其突出。进入新时代,“十四五”规划时期,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抓好主题出版、抓好原创现实题材儿童文学尤其重要。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要以儿童视角完成宏大叙事,书写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的成长故事,助力少年儿童的精神构建和人格塑造。
近年来,军旅作家写儿童文学成为一种重要现象,也是一道雄壮美丽的风景线,增添了中国儿童文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许多“跨界”的军旅作家写出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大丰富了儿童文学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希望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自觉担当主体责任,强“文化之质”,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童书;聚焦新时代主题和军旅题材儿童小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耕细作,做优做强少儿主题出版。希望出版社近年来依托自身优势,汇聚了裘山山、李东华、曾有情、马三枣、陈洪金、刷刷、曾维惠等一批优秀作者,在少儿主题出版方面陆续推出一批优秀的原创现实题材儿童小说,如《金珠玛米小扎西》《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游过月亮河》《慈江雨》《行走的学校》《星光少年》《中国妈妈》等,收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年度“中国好书”等多项大奖。“红色·军旅”已然成为特色品牌,逐渐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少儿主题出版矩阵。为了进一步推进少儿主题出版工作,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希望出版社组织开展“希望杯”新时代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并举办系列作品研讨会,旨在推动优秀的儿童文学主题创作。
当前,新时代儿童文学主题创作的进一步创新和提升,需要我们打开思路和视野,既要关注到内容上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也要关注到创作上儿童性和文学性的融合。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主题创作的沃土,如何以当代视角创新儿童文学的主题创作是广大作家需要持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典型人物和审美范式精益求精
如何聚焦新时代主题和军旅题材,塑造可亲可爱可敬的少年英雄形象,是少儿主题出版的重要着力点。《金珠玛米小扎西》将革命乐观主义与童真浪漫主义精神高度融合,始终突出小扎西的行动性、能动性与自主性,以小扎西的精神意志与理想信仰去渐进代入宏大社会主题,在温暖、阳光、透明的质地中实现儿童性、成长性、社会性的自然融通。《游过月亮河》是一部礼赞英雄、颂扬人间大爱的长篇儿童小说,叙述了小主人公光伢子和解放军战士郑直父子救助的感人故事。落实到具体的人物——可爱的光伢子,倔强的郑大伯,还有调皮的弯弯,栩栩如生,鲜活有趣,刻画出一幅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感人画卷。《慈江雨》是一部从少年视角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儿童小说。根据真人真事,书写了主人公支教老师单明的独特英雄故事,围绕着十六岁的佳木斯师范学校学生单明在慈江道华侨小学任教,不怕牺牲,克服重重困难,引领华侨孩子在空袭的间隙坚持学习文化、锻炼身体、热爱祖国的故事而展开。
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应增强童心童趣,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接地气、显锐气、有生气,做到文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有经得起考量的童年观和人文观,以饱满的情感、真实可感的人物,打动、熏陶儿童,使儿童在获得审美乐趣的同时,能真切地懂得爱的力量,也感受到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
作家培养和题材拓展多元互补
作家是出版人的亲密战友和长久朋友。一部图书的出版,是作者和出版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与作者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掘有潜力的具有成长性的作家,扶植有特色的新人新作,才能在童书出版市场上独树一帜。
儿童文学主题创作让写作题材的外延日益跨越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成长题材,选择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绘本等体裁,为童年的书写状态和生命体验提供了更加多维的尺度,赋予童年书写更为丰厚的内涵。希望出版社将打造高品质主题出版物作为自觉追求,找到合适的作者,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读物。“希望树·成长书系”是一套讲述当代中国童年故事的散文丛书,该书系集结了我国当代老中青作家,书写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绘制中国儿童的心灵成长轨迹和童年版图,累计出版30余册。“晋童年”是针对山西儿童文学作品设立的书系,已出版30余册,注重表现真实可感的当代山西儿童生活,突出了中国梦和晋土情。作品内容丰富,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等多点布局,基本囊括了童书的全部体裁。“温暖中国书系”用有深度、有温度的故事描绘儿童成长画卷,助力儿童身心发展,该书系关注弱势、边缘儿童的生活状况,全面立体反映城乡儿童在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的生活成长故事,是主题性十分突出的原创儿童文学精品。作为少儿出版人,既要尊重和关注知名作家,更要关心挖掘成长性良好的中青年作家,保持稳定持续的联系和合作。关注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需求,关照新时代中国儿童生活的真实样貌,不断丰富拓展题材和体裁。
阅读活动和融合出版聚力推广
希望出版社持续发力原创,践行全民阅读,以精品童书为重点,每年持续开展百余场希望树品牌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走进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山区、革命老区,走进学校、走进书店、走进图书馆,举办图书分享活动和捐赠活动。这系列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主题,把一批批优秀的主题童书送到孩子们手中,在他们心田上种下阅读的希望树。
融合出版是融合多媒体出版、数字出版、文艺评论、融媒推广等多方面、多维度的融合。少儿出版要在发力融合出版的同时,积极推广,做好“走出去”国际项目。少儿出版可以通过动画、音乐的呈现方式,以新渠道、新思维,将图书与数字出版、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融合在一起,增强图书的表现力与影响力。深度融合不仅仅是产品融合,还意味着营销融合。积极探索新媒体自营新格局,提高出版物的影响力、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培养新媒体编辑,坚守融合发展意识、新媒体运营意识等“数字出版”新思维,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编辑出版的新业态,着力打造线上推广团队,以视频荐书、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让好书走进万家。
希望出版社近年来重点主题图书均实现数字有声化,版权国际化,入选全国有声读物和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线,点击量逾千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持续高频宣传报道。培养新媒体编辑、开展新媒体营销、打造新媒体出版,在融合创新的路上不断开拓。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新时代、新征程呼唤着文学的新创造、新担当,强“文化之质”,创“文化之新”。少儿出版者和儿童文学创作者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儿童文学的主题出版与主题创作相得益彰,儿童文学的典型人物和审美范式精益求精,儿童文学的作家培养和题材拓展多元互补,儿童文学的阅读活动和融合出版聚力推广。让儿童文学优秀作品成为滋养和塑造下一代的强大力量,用心用情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给伟大时代留下伟大作品,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优秀的文学答卷。
主持人语
儿童文学的主题出版与主题创作,近年在出版界、创作界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主题出版与主题创作的根本出路,在于生活的底蕴与厚积,在于作者的心胸与学识。一切出版与创作别无它途,所有的精彩都在生活的点滴之中,都在作者深思熟虑的笔力上。重复模式一定是不可取的,贪多求量也易走偏途。
本期刊出的希望出版社社长王琦的《主题出版和主题创作的时代意义》,来自于该社在儿童主题出版和主题创作若干实践的体察与探讨,兼有理论意义,可给出版同行带来启示和参考。
——张锦江
社长荐读
《绽放太空的玫瑰》
曾有情、张子影/著
晨光出版社
社长杨旭恒:本书是国内首部女航天员题材长篇儿童小说,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得主曾有情与年度“中国好书”获得者张子影这对作家伉俪联袂创作。故事塑造了新时代独立自强的女航天员以及从大山走出的航天科学家等鲜活的形象,生动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精神,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
《会讲故事的中国艺术》
邱雯/著
YiLi/绘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社长屈笃仕:本书是一套针对7至12岁青少年打造的原创中国艺术史图书,聚焦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经典内容,以几千年中华艺术史为时间轴,取不同朝代的艺术精粹,按科学系统的艺术史脉络,由点及面为小读者展现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佳作。以那些生动有趣的艺术史故事,传达出泱泱大中华文明独特的艺术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