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离乡背井者,都在召唤一个想像的中国,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2005年余光中在北京太庙。 视觉中国资料 8…
免费阅读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公布:包括周口店、仰韶遗址、秦始皇陵
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迎来百年之际,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了…
余光中的书斋与“书灾”:艺术的冷宫中,回忆是炽热的
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余光中先生写书房的这篇散文,与读者一同重温他的文字。本文原标题《书斋书灾》,选自《凡高的向日…
中国考古学大会:如何建设中国特色、风格与气派的考古学
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而得名。…
真正的写作者永远不可能让你月薪5万
“我是在开始写作的20年后才明白了作家的责任是什么,作家的责任是走到那个最炙热的地方去,走到着火的房子里去,走…
三国群雄称孤究实
《老子》云:“侯王自谓孤、寡、不穀。”(三十九章)先秦时代,诸侯例取以自称,这三种称谓虽各有一定的使用场合和身…
甘肃考古:古道石窟,追踪华夏之光
1921年,安特生、袁复礼等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一处史前遗址展开了发掘。 1921年,安特生、袁复礼等在河南…
尹学芸:何木子小传
不经意间,那一茬人都走了。有人走得很突然,昨天还在这里吹牛呢,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怎样英雄。 一、我们斗小牌时,何…
一位晚清知县的“文字世界”
如果一位读书人无法参与主流文学世界的活动,却又不放弃文学创作,他将面临怎样的境地? 如果一位读书人无法参与主流…
诗人陈黎:余光中是台湾最重要的一个文化人
如果说毕加索和贝多芬是音乐领域的代表,作为写作者的余老师,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台湾的代表。他是台湾最重要的一个文…